“为学生做点什么”之前
那些在很小的时候就来到陌生城市、或者在流入地出生却无法获得本地户口的流动儿童,往往由于中考报名政策、公办高中对非户籍生招生名额、以及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成绩问题的限制,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入读广州的公办高中。
其余的学生要怎样选择自己未来的升学甚至就业途径,就成为了关乎其命运走向的紧迫问题。
例如,部分非户籍生将就读于中职学校,但是才十四五岁年纪的他们,并不知道这一刻选择的专业和学校,对于他们的未来意味着什么。
青草展开升学和职业发展主题活动,旨在支持13-15岁的流动青少年探索自我和不同行业,建立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想象和信心,并了解初中毕业后在广州升学的不同路径和选择。
团队开会讨论
大家好,我是欧阳鹏,在青草主要负责流动青少年升学与职业发展项目的内容设计。
本文主人公欧阳鹏
写项目逻辑链的时候,我会经常走神,脑子冒出来好多疑问。所以,从2018年7月3日,我开始写一个叫“从写逻辑链开始的反思”的文档,用于记录一些伴随疑惑产生的思考和启发。
一边带学生一边写,不知不觉变成了一篇密密麻麻的长文。偶然被我们团队的同伴看到,她鼓励我整理发出来,以便与更多关心流动青少年发展的朋友探讨。
头脑风暴
要在升学和职业发展方面“为学生做点什么”,首先要回答在这方面“现在学生怎么了”(有什么困难),“想让学生怎么样”(怎样回应学生的困难之处)这两个问题。
本文是针对“想让学生怎么样”这个问题的思考。
我很想做一个工作满意度的调查。因为我太久没有遇到既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,又为自己的工作自豪的人了。
要么就是“太累”,要么就是“工资太低”,要么就是“没有意义”。
志愿者培训
狭义的职业生涯规划仿佛是要帮助人获得一份“适合自己的”工作,并且把这份工作做得很好。可是这样的生涯规划没有回答意义的问题,没有回答为什么我要工作,为什么我要把工作做好的问题。
又或者,工作是为了实现某个理想,比如,成为富翁、环游世界、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?
那么,这样的理想有优劣之分吗?
"我的未来巅峰"
我的理想可以是我就要“浑浑噩噩”地过日子吗?什么叫“浑浑噩噩”呢?工资不高,低消费,不那么辛苦的工作可以吗?或者学生经常问的,钱多,又不用辛苦的工作是什么呢?
跳出工作的局限,如果说“好”的工作是为了“好”的生活,那么“好”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生活呢?
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过上什么样的生活?
什么叫适合他们自己的?他们自己选择的就是适合他们自己的吗?他们自己的“选择”又是依据什么进行的呢?这些依据是哪里来的呢?
还是说,我们要先想出一套“好日子”的标准,经济的、精神的……否则,如果没有一套这样的标准,我们现在去引导学生做升学(例如选专业)和职业准备的依据又是什么呢?
小组活动
某次活动后,青草的项目实习生反馈了这个信息:
学生在外出活动环节,见到某酒店外的一个乞丐。回校后,学生跟实习生分享,要好好上学,不然就会成为像那个乞丐一样的人。
在这时,我们是该高兴地为学生找到好好上学的意义而鼓掌,还是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有人住在酒店而有人却在街上乞讨呢?
能够“体面地住在酒店”的人生就是“好”的人生吗?能够引导学生把学习的意义转向改变这个不平等,而不只是让自己成为住在酒店的人吗?
有人说,正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,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和教育资源的流失,继而“造就”了“流动青少年”。那么,如果我们又“帮助”流动青少年“成为”城市里掌握资源的人,岂不是在复制和帮衬这个曾经(和正在)把他们边缘化的体系吗?
活动照片
如果不这样,鼓励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,看起来会更“正确”。但是,会不会是在拿学生的“前途”去冒险呢?是不是在替代学生做决定呢?
我一边带着上面一大堆疑问,一边学习社会发展理论和教育方法,一边带学生做了解升学和职业信息的活动。到今天一年多一点点,综合各种各样的信息,我想到了一些东西(绝不是结论),特别希望跟感兴趣的朋友讨论:
我们介入学生,不是在捏橡皮人,而是在创造对学生友好的、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环境,为学生创造和社会发生联结的机会。
我们定目标,不是在画橡皮人的模型,而是在想象我们跟学生共同探索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方法。
演戏环节
具体到职业这件事,我们启发学生,不能一不小心变成:“让学生想明白自己要作为怎样的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”,而是要跟学生一起讨论“自我管理”/“自我教育”这件事。邀请青草的学生一起思考,自己要如何塑造和使用自己的身体和意识——
怎样的自己,要在怎样的环境中,跟这个环境建立怎样的关系(在这个处境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),以及怎样建立这个关系(怎样扮演这个角色)。
学生讨论热门职业
“自我管理”/“自我教育”不是一味追求“个性”。
我们要和学生一起思考,学生脑子里那个促使他们主动思考“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” “我以后要做什么”的想法,是哪里来的,是怎样形成的,是受了和受着什么东西的影响。
以免学生身陷虚假的、恰恰是在走向自由的反面的自由——自由地消费(例如游戏、悬疑/宫斗/恐怖剧、动漫/cosplay、修仙小说、抖音/直播)、自由地伸张男子气概(类似《学做工》里反权威、接老师话茬、认为听话就是娘娘腔)。并且不仅因此陷入被“扰乱”的局面,而且正如我们在现代性里的分裂一般,恰恰因为这个互相排斥的“主体性”而失去了团结与共识的机会。
小组讨论
“自我管理”/“自我教育”是一个过程,没有标准答案。
未来的升学和职业发展,不是一个个“选择”的时刻——选择专业、选择学校、选择职业;而是一个整体的、发展的过程——我要让自己具备怎样的能力,我要用这些能力来做些什么。
开启这个过程的前提,是看到学生当下的位置,听到学生的声音,理解学生的“语言”。
而所谓“学生”也没有同质的学生,A班的学生和B班的学生很可能会处在不一样的位置,经历不同的过程。只有跟某一些学生在一起,才能开始逐渐推动与这些学生相应的某个“过程”。
也正是因为“没有标准答案”,“住酒店的人”和“乞丐”这个本来二元的出路之间便有可能出现一些有望回旋的“余地”。
活动结束之后,志愿者开反思会
后记
我经常害怕自己“想得多做得少”。但实际上又确实经常想的时候信马由缰,做的时候力不从心。所以我目前的状态是,没有人问的时候就尽量少说,有机会(有人真的好奇)的时候就抓住机会猛说。
不是我觉得自己的想法多值得一提,而是真心希望有比我更有能力的人看到/听到,能够生产出一些思考或行动上的突破。
大合照
以上是开头那篇反思文档的一部分,此外还有一些关于怎样突破活动设计者自身局限、有哪些知识和方法可用于活动设计等内容。
期待接下来也能慢慢整理出来,跟关心青少年发展的你们共同探讨。
END
往期精彩推荐
文字 | 欧阳鹏
责编 | 阿凡
排版 | 小咴
审核 | 水泥
有爱,有思想,有行动
2009年至2018年,
我们已给约1,840位大学生、高中生
和4,989位流动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积极影响。
我们期待着走得更远。